如何有效手段提高并保持社群的活跃度?我们看到的各种社群,热闹有余,但真正能够建成社群形成良性盈利模式的,却在少数。下面就和2598微商货源网一起看看提高并保持社群的活跃度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提高社群活跃度
相信你一定遇到过下面这些情况:
好不容易通过各种手段,拉拢成员,组建社群。然而,没用多久社群便丧失活力,成为了灌水群,广告群,沉寂的死群。
相信这是很多做社群的人遇到的问题,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并保持社群的活跃度呢?4个有效手段,社群价值、内容、活动、奖励,或许能帮你解开迷惑。
一、提高社群价值
想要提高社群活跃,首先要提高社群的价值。无价值的社群随着社群人员的增加将会出现恶性循环:各种灌水、无意义的聊天增多。这时候,社群的元老、有价值的成员渐渐发现--这里已经不再是熟悉的地方,所以的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因此主动选择潜水或者退群。
无意义的闲聊越来越多,让有追求的社群成员渐渐离开;有追求的社群成员的离开,导致社群影响力日趋平庸…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有价值的社群才能长久发展,没有价值的社群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顶多是个灌水群。
提高社群价值的办法:
1)社群成员筛选:
社群,就是同等的一群人聚在一起。所谓的“同等”,就是自身的价值基本相同,至少在同一个阶梯上。现在的社会,结婚选择“门当户对”,结识朋友都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社群亦是这个道理。所以,对社群成员的质量也要进行筛选。
社群在提供价值的同时,社群成员自身也要拥有一定的价值。比如,拥有某些资源、某个领域的达人等等属性。社群成员的自身价值又能提高社群的整体价值,两者是相互促进的。社群价值提高,就更能吸引高质量的成员价值,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一个社群拥有一些高质量的成员,然而,为了扩大规模,泛滥的加入成员,那么,这些成员会拉低整个社群的价值,那些高质量的成员就有可能因为社群价值的降低而流失。
所以,社群成员质量的筛选很重要,是保证社群价值的基础。
我们看这几个社群是如何进行群员筛选的:
黑马会:需填写入会申请表,由相关人员审核。申请会员的人需是公司的CEO或高管,并入群需支付一定的年费;
秋叶PPT:不对外开放,群主邀请制,有一个条件:自身要求活儿--才华是门槛;
大熊会:很少进行直接招募,想要进入社群必须经过介绍,并需要支付一定费用;
严格的社群成员筛选,可以让社群非常健康,社群成员价值高,没有任何广告党、灌水党的出现。人都是越难得到的越懂得珍惜,相信这样的社群不会有群员去破坏社群规则。
2)社群资源共享:
这里需要引入一个名词“共享经济”。所谓的“社群经济”,其实也就是“共享经济”。那么我们来理解下什么是“共享经济”:
定义:“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有的也说共享经济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
共享经济就是将你闲置的资源共享给别人,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从中获得回报。从字面上也好理解:共:公共;享:享用。其核心点是:付出和受益。
所以,社群在运营的过程中:
1、社群成员与社群之间:成员为社群付出,社群让成员受益。
2、社群成员与成员之间:社群成员之间将各自闲散的资源进行互换共享,共同获利。
这样社群就会形成一个高凝聚力的、高活跃度的社群。人都是趋利性的,相信没有谁会舍得放弃能够对自己有利的社群。
3)持续提供内容:
没有内容的社群略显空洞。不同类型的社群(类型包括:产品类、兴趣类、知识类、资源类、项目协作类、混合类)都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提供内容。
内容提供可分为两种形式:
1、领域达人分享:
可以聘请同行业类的大咖、达人进行知识、经验的分享,社群成员从中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升。
2、社群成员UGC:
也可以通过鼓励群成员提供优质内容进行分享。社群成员自发提供内容的优点:一方面社群内的其它社群成员能够从中获益;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提供内容的成员的虚荣心及荣誉感,增加对社群的粘性。
二、社群内容分享:
社群内容分享可分为两类:线上内容分享和线下沙龙活动。
1)线上分享:
线上内容分享具有低成本、易传播的特点,成为社群提供价值、活跃群员的主要方式。在线分享主要有“领域达人分享”、“成员话题讨论”两个方式:
1、领域达人分享:
由一个分享者为主,大家可以在允许发言时补充自己的看法;
分享者主要分享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容;
分享者在发言时,不能随意插话,打乱分享者的节奏;
分享者可以提前准备、临场发挥;
分享者如果分享质量不高,参与度会下降;
分享的内容的专业性比较高;
2、成员话题讨论:
需要一个话题引导者,大家都可以是分享者;
大家都能找到兴趣的话题;
话题公布后,大家可以轮流有序的发言;
大家分享过程中随机性比较大,随时可能会跑题;
话题如果引发兴趣,参与度很高,但很容易引起刷屏;
提高社群成员的参与感,增加成员的归属感;
社群内容分享是提高社群活跃度最有效的方式。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分享,都需要费一定的人力、精力进行筹备。所以,一次成功的线上分享并不容易。
要做一次成功的线上分享,需要考虑如下九大环节。
1.提前准备
领域达人分享模式:要约邀嘉宾,并请嘉宾就话题准备素材。
话题讨论分享模式:要准备话题,并就话题是否会引发大家讨论进行小范围评估,也可以大家提交不同的话题,由话题主持人或社群投票选择。
2.反复通知
如果我们确定了分享时间,就应该提前3-7天在群里多发布几次消息,提醒群员按时参加,否则会有很多人会因为工作缘故,而错过活动通知。
如果是话题讨论,也得提前发布几遍话题,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3.强调规则
每次在群分享前都会有新朋友入群,他们往往不清楚分享规则,在不合适时机插话,影响嘉宾分享,所以在每次分享开场前都需要提示规则。
如果是利用的QQ群,可以在分享规则是临时禁言,避免规则提示被刷掉。
4.提前暖场
在正式分享前,应该提前打开群禁言,或者主动在微信群说一些轻松的话题,引导大家上线,进入交流氛围。又或者发一个小额的红包,来激活群员的参与。
5.嘉宾介绍
如果是嘉宾分享模式,在分享者出场前需要有一个主持人引导一下,介绍一下他的专长或者资历,让大家进入正式倾听状态。
6.诱导互动
不管是哪种分享模式,都有可能出现冷场的情况,所以分享者或者话题主持人要提前设置互动引诱点。引导社群成员积极参与。
7.随时控场
有时候,在分享过程中有人乱发自己的问题,或者提出和主题无关的内容,这个时候得有主持人私聊,引导这些人服从分享秩序。
8.收尾总结
分享结束后,需要引导大家就分享做一个总结,甚至鼓励他们去微博、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这种分享时互联网社群运营的关键、也是口碑扩散的关键。
9.提供福利
在分享结束后,对总结出彩的朋友,对用心参与的朋友,如果有各种小福利赠送,就会更加吸引大家下一次来参与分享。
2)线下沙龙
社群类型不同,线下的活动内容也会不同,相对应的团队分工也会有区别。沙龙形式的线下活动是各个社群比较普遍的一种线下活动方式。
此处分享一个常见的沙龙形式线下分工配置供大家参考:
三、线下活动开展:
在社群运营过程中,要营造社群成员归属感,产生自己人效应,除了线上的互动,现下的活动也分外重要,真实的接触,更能激发那些源于热爱的、自由人之间的联合。
线上聊的再深,不如线下见一面更能增加社群成员之间的感情和聚合。在社群运营的过程中要不定期的开展线下活动。比如同城聚会,大型的社群聚会等。
通过各种线下活动使社群成员之间产生连接,形成强关系,增加对社群的粘聚性。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社群的持续活跃。
四、社群福利发放:
1)社群红包:
红包对于社群建设有很大的作用。巧妙的利用红包,可以激活社群成员的活跃度。但红包是建立在直接利益至上的,是“弱吸引力”。红包只是激活社群成员活跃度的手段,不能太过依赖。
1.全员红包:
全员红包可以选择在逢重大节日,如春节、中秋、五一小长假、十一黄金周等进行发放。因为在节假日期间,大部分都处于休假状态,心情较为轻松,渴望暂时摆脱过于专业、牵涉工作的话题,所以此时一个节日红包,就可以立即让大家兴奋起来--轻松之余,还有意外惊喜。
这种方式,让社群成员感觉到了社群对成员的友爱和关怀,提高社群成员的归属感。也能引发社群成员之间的祝福,增加群员之间的友谊。
2.定向红包:
如果社群成员对社群作出了极大贡献,这时候,不妨私下对其发送一个定向红包,让其感受到物质奖励,从而激活每一个人的创作激情。每个社群,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对社群有贡献的社群成员派发红包,并在社群内提出特别表扬和展示,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激活社群活跃度。
2)社群周边专属产品:
红包可以刺激社群活跃度。不过这类物质动力,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缺陷:专属度不足,不能更有效的让社群成员产生社群归属感与社群印象感。
所以,为了补充专属度不足的缺失,社群专属产品应当成为社群物质刺激的组成部分。相比较现金、实物,社群专属产品不一定价值非常高,但一定要突出这一特点:社群烙印。
社群周边产品选择包括T恤、马克杯、雨伞等常使用的实用物品。这些产品都会统一印制社群的LOGO和口号,让社群成员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可以看到社群的烙印。并且,这类产品通常造价不高,因此很适合社群进行赠送。
举个例子“伏牛堂”--霸蛮社T恤:
社群周边产品尽管成本不高,很容易加深社群成员的印象,提高社群成员的荣誉感、归属感。
结语:
通过提高社群价值、线上线下活动、红包和物质奖励、社群文化建设等方面,将会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激发社群成员的激情,形成社群成员归属感,增加社群成员粘聚性,从而打造活跃度极高的社群。
关于如何提高并保持社群活跃度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接下来请继续关注2598微商货源网 http://www.2598.cn/ ,还可以加我微信一起交流提高并保持社群活跃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