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的监管效果究竟如何?今年1月,《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作为我国电子商务领域首部综合性法律,《电子商务法》明确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要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这意味着,在微信朋友圈做代购业务和商品销售的从业者,都被列为电子商务经营者并纳入监管范围。
成本高收益低 维权陷窘境
浙江省永康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对浙江日加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出了80万元的罚单。经查,该公司以招募代理商等方式,发展微商及实体店代理商销售一款号称有“预防癌症、瘦身、祛斑祛痘、解酒护肝、抗衰老”等20余种功效的饮品,其行为涉嫌虚假宣传。
近年来,以社交为纽带,低成本、低门槛的微商发展迅速,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消费体验。随着微商营销产品种类的日益多元化,微商参与主体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展,第三方服务商以及相关行业培训机构、研究机构应运而生,微商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作为一种“低门槛、轻成本、微创业”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微商在经营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有些微商服务态度非常差,货款一旦转账多问几个问题对方就很不耐烦,发货也慢,涉及商品售后的问题很久不回复。”林岚说,“微商毕竟不是正规公司或者购物平台,目前对其经营行为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一旦对方把你拉黑,投诉都无门。”
北京市消协发布的《微商行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制造售卖假货成本低,微商售卖的伪劣、三无产品较多,产品质量成消费者最大关注点。
电子商务专家李广文说:“微商之所以容易成为伪劣、三无产品的温床,源于其粗放的发展模式和‘点对点’的交易方式。一旦假冒伪劣商品出现,消费者维权困难,监管者也难以追溯。”
“消费者连商家的真实身份都不清楚,需要维权时根本联系不到。这也是微商产品售后维权中最大的难点。”省消协相关负责人说,“此外,维权成本高、收益低等因素也增加了消费者维权的难度,因此维权常常陷入死胡同,无形中也造成了此类违法违规行为继续存在。”